第五百七十章 战争财 (第2/2页)
“如你所愿,夏尔少爷。”约瑟夫坐直了身子,似乎这事已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:“我会按你说的做。”
约瑟夫猜测,夏尔少爷是个将军,他应该是知道战争的发展方向,因此才选择这种看似冒险激进实则是把握住商机的方式。
接着夏尔又交代:“但生产的装备存在仓库里不能让美国人知道,尤其是美国军方。”
这一点约瑟夫可以理解,这是资本家常用的手段,俗称“饥饿营销”:人为的营造商品紧缺的假象以此抬升价格,再以高价忽然倾销实现暴利。
约瑟夫不知道的是,事情远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。
夏尔的逻辑很清晰。
此时美国人自己都以为他们不会参与到这场与他们无关的战争中,因此美国军方只会小批量采购。
就像约翰逊上校说的那样,他们会给夏尔一个“最低采购量”以保证夏尔的兵工厂不会倒闭。
这样做看似给夏尔很多优惠政策,实则是把夏尔的军工厂不死不活的吊着,直到美国人学会了所有的技术并培养了一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。
但他们没想到的是,夏尔恰恰是利用他们这种心理。
谈“最低采购量”时,夏尔可以借此抬高价格:
“什么?只采购1000支?”
“量太小了,这可是步枪,在欧洲战场上随便都是几十万支,还抢着要!”
“10000支也不行,不够欧洲的零头,利润还不够买机器建厂房。”
“15000支……行吧,不过要以双倍的价格,否则我们根本没有盈利空间!”
……
美国人计算,这话说的也对,不能让夏尔就这样破产走人了,于是协议就这么愉快的达成了。
不只是步枪,其它所有装备都是类似情况。
美国军方以为自己占了便宜,他们用极小的代价获得与欧洲战场同款的先进装备,还有技术、战术等,许多东西都是花钱都买不到的。
然而,有一天他们忽然知道要参战,情况就是另一个样子了:
“我们需要10万支步枪,马上就要!”
“什么?产能不足?”
“我们加钱,越快越好!”
……
于是,大量装备就以高出正常价数倍的价格送到美国大兵手里,而且绝不只是“10万”。
(上图为1917年时的美军。美军1917年时只有13万人,决定参战后仅一年时间就迅速扩编到400万,其中有超过200万军队投入西线战场。图中可以看出装备极为简陋,之后美军紧急配发了数十万顶法军或英军头盔)
夏尔制定的发展方向,针对的就是美国军队这种短时间扩编导致各种装备奇缺的时间段。
到时不只是步枪、手榴弹、子弹这些装备,就连生产军装的布料以及水壶、药品等价格都会蹭蹭上涨。
美国人想宰夏尔这只“羔羊”,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反过来被夏尔狠狠的薅了一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