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九十七章 先涨价,后投资 (第2/2页)
朱肃溱不免皱眉思索起来。
一般来说,遇到灾情,官府首先第一件事,就是维持粮价,尽量不让粮价上涨,从来没有谁说灾情时候,鼓励粮价上涨。
这不是在开玩笑吗?
但郭淡说得好像确实有道理,农场品卖得好,赚很多钱,大家才有耕种的动力,要是种粮食都不赚钱,自然也没有多少人种。
但可仔细想想,好像哪里有不对。
因为任何地方发生灾情,粮价都会上涨,但就是苦了百姓,故此朝廷才会限制粮价上涨。
“你这话可不对。”
朱肃溱想了半天,才理清其中道理,道:“倘若是建国之初,有着大量的荒土,你可用这办法去鼓励大家耕种,但如今这土地都有人种,你就是不涨价,大家也都会种地,本王说得没错吧。”
郭淡笑道:“可是封丘那边几十万的田地,谁来耕种?那十几万百姓,又谁来养?他们中许多人,连房子都被冲毁了,他们不可能还有粮食。”
“话说是这么说没错。但是......!”
朱肃溱皱眉道:“但这两回事,就算以此来鼓励他们耕种,但是收获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,如今已经过了播种季,就算是改种别得,从播种到收获期,也需要一段时日的,那么这期间该怎么办?”
“我们来种。”郭淡笑道。
“我们?”
朱肃溱惊诧道。
郭淡点点头,道:“他们现在没有能力种地,只能我们先将他们的土地拿过来,然后出钱雇佣他们来种地,这田地所得,全都是我们的,如此一来,便可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“我们雇佣他们种地?”
朱肃溱道:“这都已经过了播种季,中间可是可是有好几个月没法种地,这么土地,这么多人,我们也养不起啊!”
“我打算在开封府大规模种植一种番瓜,刚好可以弥补这一段时日,不会让土地和人力闲置。”
郭淡突然摇摇头,道:“但这还不够,因为灾情之后,有很多事要做,投入的钱是远远大于平时的投入,以前的价格,是无利可图,但是现在农场品全部涨价,而劳工却变得非常廉价,那些农夫目前只求一口饭吃,这里面是有利可图的。”
朱肃溱恍然大悟,道:“本王明白了,本王明白了,你先抬高农产品的价格,然后投钱到农产品中,从中赚一笔,你这一招还真是高呀!”
说到这里,他突然问道:“可本王听说,你在卫辉府是严格限制粮价上涨,为何来到开封府又不同了。”
郭淡解释道:“那是因为卫辉府的主要税收来源,不在农业上,而是在商业上,如果粮价上涨,那么物价、人力都会跟着上涨,这对于商业造成极大的冲击。
我给农业一些补助,我能够从商业得到更多。开封府就不同,开封府的商业没有多少,而且多半在我们手中,主要是农业,就必须反过来,我们首先保证商品不涨价,同时让农产品涨价,农业恢复,我手中的收税就不会少。”
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。”
朱肃溱连连点头。
他们都盯着粮价,物价,而郭淡盯着的是税收,那才是大头啊!
不管涨,还是不涨,郭淡都是根据税收来判断,他始终是一个商人,不是一个善人,他还是要赚钱,他不要亏钱。
开封府主要的税收,就是来自农业,这农场主和农夫要是过得不好,这税钱肯定就大打折扣,这农产品一定要涨,就是鼓励大家动员起来,这一寸土,一个人也不要让他闲着。
这时,朱肃溱身边的老仆从突然问道:“阁下,如果一切都如阁下所言,我们立刻恢复过来,那时候我们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又卖给谁呢?”
朱肃溱道:“是呀!那么多田地,可是不少呀,到时谁来买咱们的。”
商品价格不变,工人酬劳也就不变,而这边你又要追求廉价的劳动力,那这钱肯定也不会给很多,唯独农产品涨价,大家都吃不起,你卖给谁啊!
郭淡笑道:“首先,这里多出大量的读书人,他们还是能够吃得起,可能有些人要节省一点,当然,他们也不想涨价,但是没有办法,我一个人无法承受,只能让他们来帮我一块承受,除此之外,我听说归德府、汝州等地都发生水患,我看他们一时半会也难以恢复。
但是卫辉府的工商业并没有发生变化,而且我预计今年来往商队还会增多,他们肯定会选择走开封府,这些商人不在乎这点点钱,他们也必将要消耗大量的粮食。
我们的农产品不但卖得出去,同时还能卖得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