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三章 风起云涌(二) (第2/2页)
谢迁的真实意思,点破不说破,大家都知道目前的平安镇再这样发展下去,朝廷肯定是管不了,何不趁当前调兵来削弱平安伯的实力,骄枉朝廷对延绥的偏差和偏邪。
目前章子俊手中可调兵员总数达三万余,其中枪榴团七千余人,其余都是辅兵及虎贲团二万余人,也就是说朝廷要调出整个枪榴团,把全部的重炮一百门,大将军炮200门,御虏炮400门,虎蹬炮二千门全部北上调往大同左卫迎战。这样一来防守东胜卫只能靠虎贲团及辅兵了,万一达延汗的火筛部杀个回马枪后果不言而语。没有炮兵很难能抵挡住鞑靼骑兵的冲锋,这让章子俊两难起来。
章子俊的担心不单单是整个枪榴团七千余战兵,还要加上三千辅兵及驴马车队同行,各种的行帐,弹药,粮食等都要驴马车同行,再加上拉炮的驮马硬生生分去了一大半的兵力,心痛之余是手中最厉害的“重装部队”。
当然这也是必然的结果,想想看,有那一个朝廷会容忍一个伯爵拥兵三万,自己搞一个独立王国。僭越了,早就僭越了,能容忍到现在,还不是每年为朝廷输送了大批的粮食及税收,加上又打败了鞑靼的进攻,收复了东胜卫,不然早就有动作了。
章子俊回想了这些年来所走过的历程,慢慢地梳理起来,其一,自己韬光养晦,凡事不出头,低调地做自己的事,用生意结交拉拢朝廷上的一些大员,让大家都占光。其二,根本上没有触犯既得利益者,分他们的田地,占他们的营生,相反还各种地讨好迁就。
其三,最近几年来步子大了一点,扯着蛋了,特别是这些枪炮,蒸汽车,私发货币,其余的什么炼铁,私盐都不是事,可是没有办法啊,许多明朝人太聪明了,可以说比自己聪明百倍,更有无数的匠人帮着实现这一切,加上学了超前的科学知识,再说了自己也想弄出点什么来着,很有成就感,如果不去实现,这一晃不就老了吗?在下意识中给子孙们留下点什么,也不枉穿越一次。
想到这里,思路又重新回转到了平行空间的事上了,可以肯定地说,当前自己所处的明朝,决然不是自己所认知的那个明朝。
那么无论自己怎么折腾,也不会影响到以前的那个历史,也改变不了什么,感觉有点沮丧,感觉自己活在虚无缥缈中,活在一个梦境中,可是却真实地存在,看看这个世界每一个鲜活的人,每一天的日出日落,每时每刻杂乱事物真真实实就在眼前。
章子俊起身手书了一份奏疏,喊来了内府管家,让户部侍郎许进来到书房,许进是成化二年的进士,这人有点能力,任职其间,兴利除弊,使上下整饬。
可是不知道变通,属于“一根筋”,曾在任上二次被人算计构陷下狱,遭廷杖,几乎被打死,弘治七年(1494年),升任陕西按察使。次年,出任右佥都御史、巡按甘肃,率军出塞,驱逐吐鲁番汗国的部队,收复哈密,这是一件大功。到了弘治九年(1496年),升右副都御史,移抚陕西。
可以看出许进是一位做实事的人,加上性格上属于“强头青”,喜爱较真,这样的官员在明朝还是很多的,用通俗点来讲就是书生意气很浓,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了张载的名言,也是许许多多读书人的追求,可是像许进这样的官员,做了大官还能保持着这一份书生意气的风范却是不多见。在自己的书房必挂着这四句箴言: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。
许家在朝中的声望不亚于谢迁的谢家,其最高峰为一门三尚书,可谓风光无限,这就是官宦世家带来的优势,像章子俊这样的寒门出身不能比的,所以在内心深处,像谢迁,许进,李东阳等这些文人,还是看不起章子俊这种寒门上位的官,当然表面上是不会说的,也不会故意表达出来,因为就章子俊目前的资历,足可以入阁参相,加上平安镇这些年来的发展水平,让许进忘记了自己是来搬救兵的。
在许进目极中,章子俊的书房特别简陋,那个书架子上没有书,却摆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物件,一张硕大的书桌占了差不多一大半,书桌对面就是一圈被称为“沙发”座椅,其它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