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(五) (第1/2页)
在古代能坐船出游的人,都是有一定地位或者说家资丰厚者,还有就是上京赶考又或者是官宦上任,除了这些外,就是朝廷的运粮运兵船,这些船大都吨位在三百料以上,一百料以下的全是地方上的货船及摆渡什么的,而渔民的船全是一些小舟,载个三五人就没地方了,有些只是二人,一个船头一个船尾,所以叫做一叶扁舟。
穷人一般不会坐船旅行,也就是“穷不走水”,“对于穷人而言,千万不要走水路”。古代交通方式有限,无外乎步行、骑马和乘船,其中乘船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,原因有三。首先,古代一般是小木船,经不起大风大浪;其次,水面太宽的江河湖海,难以辨别方向;最后,一旦在水上遇到强盗,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
穷人的生活本来就很艰辛,假如是家里的顶梁柱,更不能轻易倒下,否则日子真没法过。所以,在有选择的情况下,避免走水路,哪怕多绕行一段距离,把危险降到最低。往深了分析,“穷不走水”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,在建房子和种地的时候,不能太过随意,要选在远离容易发生水患的地方。古代科技水平落后,基本靠天吃饭,假如农田地处低洼之地,一旦天降大雨,或者河流涨水,田地必然被淹没,导致庄稼颗粒无收。富裕之家存有余粮,撑个一年半载没问题,而穷人就不行了,全靠几亩薄田养活一家老小。同理而言,房子也要建在位置相对高一点的地方,避免因大雨造成墙倒屋塌的局面。
另外,“穷不走水”还有一种意思,不管多么贫穷,日子暂时多么难熬,千万不能作奸犯科。古代官府对水路的治理不太好,毕竟水域面积较大,即便官府想管,也心有余力不足。俗话说“饥寒起盗心”,当一个人贫穷的时候,若身边有居心不良的朋友,容易被带下水,所以古人用“穷不走水”警示人们,不能因穷困走向不归路,谨记人穷志不穷。
某日船进入扬州地界,在运河边夜宿时,碰到另一艘船,是从江南去往京城的,船上有三个考生,都是来自会稽,准备来年的京城会试,这种船很是富丽堂皇,又有家眷在内,所以船也是很大,起码得有七八百料。
大家都是停泊过夜,免不了相互打招呼认识一下,黄昏时分,只见那船上有一婆子站在船头咒曰:“天地太清,日月太明,陰陽太和,急急如律令!敕。”面北陰念七遍,吸气吹灯草上,又点之。随即又念叨“地哩穴哩娑婆诃”,念完了就进船棚中而去。不一会复又出来,点一烛,面北立志,心念诵七遍,将剔灯杖子,灯焰上度过,搅油七匝后,又回船仓。章子俊觉得有趣,就问对面船上的赶考一后生,此是为何啊?不料那后生看着章子俊很是疑惑道:“这是驱蚊咒语,后是能免一切蛾蠓投焰之苦啊。”意思是说,难道你会不知?
哎吆喂,还真不知,这样做就能避蚊,还能避蛾蠓投火,章子俊打死也不信。不过古人这样的讲究还很多的,比如船上的顶棚处都有一个朱红大字“禹”,说是免风涛,保安吉。
当然还有许多船上的忌讳,这种忌讳就是船上的人数,八人、十四人等,当然如果船上人数刚好是忌讳人数,那么就在船上养些鸡鸭猫狗之类的。用一顶人戴过的帽子戴于船的千桩头上,也可充作一人,戴上后不得被风刮掉或拿离桩头。伙头吃饭时照例叫一声:“千斤老爷(或大哥),开饭了。”
邻船上的这三位举人考生年龄相差很大,在学文上也是谁也不服谁,虽为同乡平时也各管各家的事,可是出门在外起先好说,时间日久又在同一船上,为了解旅途寂寞,慢慢地凑一起喝个酒,饮个茶,吟个诗,作个文章什么,相互吹棒一番很是满足,今日趁着落霞就在船头闲聊,打发烦闷时间。而章子俊也在船头看景,相互间就打个招呼。
不想年龄最大的一个考生说道:“出门在外,咱们每人讲个笑话乐一乐如何。”
另一个考生立马同意道:“这个提议很不错,每个人讲一个。”转身对着邻船的章子俊道:“这位公子可不能白听笑话,也讲一个吧。”
章子俊不置可否,点点头,这样算是答应下来。那考生又道:“那就先从我们这边开始,依年龄排序先讲吧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