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86【君臣之道】 (第1/2页)
建武元年三月,秦正奉命重建织经司。
五月,薛南亭擢为礼部右侍郎。
次年二月,许佐调任御史台监察御史。
建武三年四月,许佐升任侍御史。
同年七月,织经司筹建淮州司和靖州司,逐步将触角伸向江北。
建武五年六月,薛南亭升任礼部尚书。
建武七年六月,许佐升任右御史中丞。
同年九月,薛南亭入中书为右相。
建武九年二月,许佐升任左御史中丞,因为御史大夫楚怀仲身体抱恙常年告假,许佐成为御史台实际上的主官。
至此,李端麾下三驾马车正式成型。
从建武九年到建武十二年淮州之战爆发,李端在这三年时间里逐步完成对江南门阀的压制,外有秦正统领耳目,内有薛南亭主持朝政、许佐监察百官,他终于等来北伐的契机。
而在长达十几年的并肩奋斗之中,薛南亭和许佐结下无比深厚的情谊,他们对彼此的性情也算是知根知底。
故此,当薛南亭提出那个问题,许佐有些罕见地陷入沉默。
不是他心中有愧亦或不敢担当,而是连他自己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。
薛南亭也不催促,仿佛自言自语道:“太后是我平生所见最聪慧的女人,她虽然什么都没说,但是我知道她心里肯定有些后悔。”
许佐问道:“因何后悔?”
“后悔不该派你去见陆沉。”
薛南亭干脆直接地挑破那层窗户纸,继而平静地说道:“你这一生不畏强权,可谓坚刚不可夺其志,莫说陆沉还在维持表面上的平和,即便他真的竖起反旗,意欲颠覆皇权,难道你就会畏惧他的刀锋?我认识中的许彦弼只会将脑袋伸过去,让他将刀磨得更锋利一些。”
许佐神情肃穆,并未否认这句话。
其实他们都知道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,许佐不是丁会这种私心过重的官场老油条,他在朝野上下的风评甚至比李道彦还好。
他出身寒门为官清正,一心为国两袖清风,全天下的清流都视他为榜样,当初他在御史台为官那些年不知弹劾了多少重臣,从来没人能攻讦他的品格。
如果他持身不正,早就被那些江南世族出身的官员撕成粉碎。
陆沉若是突然发疯杀死许佐,他就会变成彻头彻尾的奸贼,这一点并不夸张。
短暂的沉默过后,许佐忽地挑眉问道:“在章宪兄看来,太后这次为何要派我北上?”
薛南亭目光微凝,随即断然道:“太后不会逼你去送死,因为陆沉不会那么愚蠢。退一万步说,如果太后真有这样的打算,她难道不会安排后手?只要你死在陆沉的地界上,世人的愤怒便足以淹没那位年轻的郡王。你要知道太后并非软弱可欺之人,瞿弘毅的下场还不够证明她的果决?”
许佐摇头道:“我不是怀疑太后用我去试陆沉的刀是否锋利,但你我都不能否认,以我过往展现出来的性格,确实极有可能和陆沉发生冲突。从君上的角度来看,这样的安排合情合理。”
“你还是看轻了太后。”
薛南亭正色道:“早在你出任定州刺史的时候,你和陆沉相处得就很和谐,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。这不是说你会因此失去原则,至少你们能够平心静气地交流,不会动辄生隙。”
“也有道理。”
许佐不再争执,继而认真地说道:“那么章宪兄有没有想过,为何我不曾和陆沉发生冲突?”
薛南亭默然。
片刻之后,他平静地说道:“因为那座县城里的诸多规划?”
如今距离许佐北上之行过去三个多月,陆沉接连上了几封长篇大论的奏章,除去朝廷正在推行的厘定田赋之策,此外他的一系列构想也已公之于众,朝堂内外都在议论陌生的将作局、医疗局和农事院之类的新衙门。
许佐饮了一口清茶润润嗓子,随即问道:“章宪兄觉得他那些规划好高骛远不切实际?”
“不,当然不。”
薛南亭果断摇头,坦然道:“那些都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,陆沉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,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。”
许佐不复多言。
他的态度已经表达得很清晰,如果陆沉是那种只有狼子野心的权臣,他即便拼了这条老命——不论是否能阻止对方,他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,这是他为人的准则和为臣的操守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