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创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 (第1/2页)
傅斯年热爱教育,重视教育,尤其重视培养选拔有才华的学生,视此为振兴中华学术的根本保证。
上一章谈到,傅斯年认定的高等教育的目标,或者现在人们常说的,大学的教育方针:应该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,所谓在小学和中学的基础上完成基础教育,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性,教会学生掌握专门的技能,成为专业人才。傅斯年的这一思想,显然是他长期思考的结晶,可谓一语中的,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真谛。
但这只是大学功能的一部分,或者是主要的功能。从国外留学对国外大学的观察和学习,傅斯年认为,大学不能只是个教学机构,集中了那么多高端人才和稀有资源,大学还应该是个研究机构。
就他个人来说,他的理想不只是做一个好的大学教员,也不只是做一般的教学行政工作,他要将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、方法付诸实践,组织起一批优秀的学者进行“集众”的研究,成就中华学术的大事业。
这是个有大目标,大智慧的人。
傅斯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朱家骅后,得到了朱的赞同和大力支持。这或许是学者型领导者的得天独厚——从善如流。
说干就干,从一九二七年八月起,也就是傅斯年刚来到中山大学半年多一点的时间,他便开始实施他的“集众”研究的计划,着手创办了“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”,并出任研究所筹备主任。
十月十六日,语言历史研究所正式成立。
傅斯年召集有关人员开会,商议出版学术刊物事宜。会议决定由杨振声、顾颉刚、余永梁、罗常培、商承祚等人编辑《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》,顾颉刚、杨振声、杜定友等人编辑《图书馆周刊》,钟敬文、董作宾等人编辑《歌谣周刊》(出版时改名为《民间文艺》)。
傅斯年创建史语所之目的,不仅是要“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同样”,更是要“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”
如果追溯起来,傅斯年的这一理想当缘于他对中国传统学问的极度不满。他在北大求学阶段,就曾著文列举中国学术的七大弊端,以及由此弊端而形成的“教皇政治、方士宗教、阴阳学术、偈咒文学”。因此,年轻的傅斯年对“国故”、“国学”甚为不屑,迫切希望能有专门机构来建设科学的新学术。
他说过;“向者吾校性质虽取法于外国大学,实与历史上所谓“国学”者一贯,未足列于世界大学之林;……期之以十年,则今日之大学固来日中国一切新学术之策源地。”
可以说,傅斯年很早就萌生了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学问的念头,他在北大上学时就说过:“把我中国已往的学术、政治、社会等等做材料,研究出些有系统的事物来,不特有益于中国学问界,或者有补于‘世界的’科学。中国是个很长的历史文化的民族,所以中华国故在“世界的”人类学、考古学、社会学、言语学等等的材料上,占个重要的部分。……研究国故必须用科学的主义和方法,决不是‘抱残守缺’的人所能办到的。”
傅斯年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大学院留学。他自述留学动机和计划是:“我将来要专那门科学,现在还不会定。但以心理学为心理的、社会的科学之根源,我至少以三年的工服去研究它。在研究它以先,去研究动物学、生理学、数学。如此迂远,成功上实在讲不定。但我宁可弄成一个大没结果,也不苟且就于一个假结果。
研究傅斯年的思想,能够看出:他在英国求学的“主要目标是一方面摒弃代表着中国思维方式的模棱两可、过于笼统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,同时运用一些实验的、观察的和数理分析的方法探求人类思想的深层”。
傅斯年这种无畏的、不功利的探求,不仅仅在于他对科学的信奉,更在于早早就抱定了这样的宗旨,即“无中生有的去替中国造有组织的社会,是青年的第一事业”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