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关于鸡的各种新知识 (第2/2页)
小丸子赶快介绍说:“在这一点上,程依苹阿姨很厉害,她已经有十五年左右的养鸡鸭经验了,她不但研究出不同时期的鸡鸭用什么饲料、也研究出了什么样的栏圈更利于鸡鸭的成长,更研究出了新鸡与老鸡之间如何更替,更符合养鸡人的利益!”
“哦?你赶快说说看?”叶向阳也感兴趣地说。
“这就是程依苹阿姨研究出来的养鸡鸭三步走的工作思路,即1鸡鸭孵化厂+两边的鸡鸭过渡期,2少年鸡鸭基地,3成鸡基地+5:1母鸡公鸡比例,最后是少年鸡进补与老鸡淘汰制。我们刚才不是走过三种不同的鸡舍了。”小丸子很认真地问答。
“那你们鸡鸭区淘汰出来公鸡母鸡怎么办?”叶向阳又问。
蔡好抢答了:“我那边天天都接收桶子村送去我们东西南北市场的五十只活体鸡、五十只处理好的肉鸡,鸭也是如此,还有鸡鸭蛋各一百斤。”
叶向阳好玩地问:“你不是有四个市场摊位,怎么就没有办法多卖了吗?”
“以前不足,现在开始饱和了,你要知道,我已经很厉害了,我一年卖出三千多只鸡、三千多只鸭、七千斤左右的鸡鸭蛋呀呀!一个个摊主看了我们的卖况都眼红得很!”蔡好有点得瑟地说。
“天哪,这五公里左右的鸡鸭区,一年马力全开,岂止是那么些鸡鸭?”叶向阳向蔡好问说。
蔡好苦笑地说:“自从桶子村进行专业化分工以来,产值在拼命增长,城里的市场就那么大,我已经在抢夺他人的蛋糕了!”
小丸子一看他们再说下去,主题可能就会偏了,便赶快说:“所以,我们村在拼命发展加工区,目的就是积极主动处理增产的食材,争取通过升级产品品质,提升产品的附加值。不管怎么说,只有扩大产能,我们村才能有更大的发展。”
小丸子一边介绍,大家一边讨论,自行车火车已经来到了上下坡路了,小丸子赶快说:“现在往前走,全都是成年鸡的栏圈了,到了最后几百米,是菜鸡栏圈,也就是鸡龄一年半以后的、被淘汰出来的母鸡和公鸡,在这里继续喂养,一是等待出栏,二是继续生产肥料为中草药区提供必要的营养水,三是利于出栏。不过,大家发现了没有,这里的鸡蛋是自动收集的。”
停了停,小丸子继续介绍引导:“大家赶快观察,每个鸡鸭圈长度跟猪圈一样,都是十米。猪圈养十头猪,鸡鸭圈养三十只鸡鸭。而成年鸡的栏圈,主要是母鸡,公鸡只有三五只,所以每个栏圈,一天会生产二十多个鸡蛋。大家看,靠路边这个网格墙上,有两排鸡生蛋暗室……”
第一车上的蔡佑平就大声地叫起来了:“为什么?”
小丸子说:“这也是程阿姨研究出来的,因为在暗室,更容易引发母鸡生蛋的欲望,即建暗室,母鸡产蛋更多。”
大家都说:“原来如此。”
第一车已经下坡了,方大运也大叫起来了:“为什么鸡舍下面有那么多的管道?”
方大运这一叫,后面两车的人们都看向鸡舍的下面去了,也都点点头,意思是真的鸡舍下面有很多的管道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