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眉山苏氏,苏允最贤 > 第一百二十六章家书抵万金(晚上还有一章)

第一百二十六章家书抵万金(晚上还有一章)

第一百二十六章家书抵万金(晚上还有一章) (第1/2页)

“居正吾侄:
  
  时日如白驹过隙,汝去京忽忽已有月余,想来汝已抵京,今日黄州忽有秋风来,秋风萧瑟,有当日我等南下之感,只是风雪未来,你已先离黄州而去。
  
  家中一切都好,只是大家都颇为思念你,尤其是你苏过苏迨兄弟,尤其想念你的三国演义。
  
  秋风已至,你所播种之豆子已经十分繁盛,前些时日我带着你几个兄弟一起去除草,且去掉一些枝叶,这边农人说这样豆子会结多一些,这几日看来倒是有些道理,豆子密如繁星,且颗颗饱满。
  
  雪堂已经建设完毕,吾近来常去,你王家叔叔得知雪堂竣工,亦是欣喜前来,住了十日左右,你王家叔叔俱都谈起了你,说等你归来,定要让你再办一次全兔宴。
  
  他们犹然对你上次所办的全兔宴念念不忘,认为那是西王母宴客才会有的好东西。
  
  汝不在黄州,吾甚为怀念,中秋时游赤壁,忽而想起居正吾侄之临江仙,心有所感,写下念奴娇词一阙,其中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句,乃是化自汝临江仙之滚滚长江东逝水,已附录其后,汝随后可观之。
  
  东京偏北,此时想来已有秋霜罢?吾侄须得晨昏加衣,以防风寒。
  
  另,汝生于蜀地湿润之地,后又居长江之畔,亦是湿润所在,此番久居东京,秋风刚至,定是干燥莫名,可选秋梨若干,煮水饮之,可解燥渴。
  
  ……”
  
  一封家书从黄州而来,顿时让苏允有了心有所属之感。
  
  苏轼写信唠唠叨叨,事无巨细,连东坡荒地种下的豆子都要仔细说说,还特意嘱咐他天气干燥得喝点梨水,唉,都还没有多大的年纪,怎么就这么唠叨了。
  
  只是苏允觉得东京风沙太大,不然怎么会眼睛里进了沙子。
  
  苏允轻轻擦拭了一下眼睛里的泪水,然后翻开后面的附录,其实那只是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,还有十几首诗词呢。
  
  “这老货,写诗词如喝水吃饭一般,也忒容易了些。”苏允笑道。
  
  苏允一一翻阅。
  
  “庚申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游赤壁,作此篇,兼怀居正。
  
  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……”
  
  嗯?
  
  苏允笑着摇摇头。
  
  “记雪堂夜游:
  
  元丰三年九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
  
  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东坡雪堂,寻吾侄居正。
  
  居正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
  
  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  
  唉,醒来,原是梦矣,吾侄居正亦在东京矣。”
  
  苏允的眼眶又是有些湿润。
  
  “定风波一阙:
  
  九月十八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,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,兼怀居正。
  
  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
  
  苏允不由得失笑,苏子瞻啊苏子瞻,你是要笑死我啊,碰上点雨也要怀念一下我,是想到若是我在,必不让你淋雨是么?
  
  苏允笑着笑着,眼眶又是有些湿润起来。
  
  唉,苏子瞻这个家伙,在一起的时候颇烦人,离开的时候更是烦人。
  
  苏允忽而有了归意。
  
  黄州虽是偏僻,但却有人在想念着他呢。
  
  不过这会儿却是走不得,不知道那赵顼什么时候就要召见他呢,来都来了,还是见完再回吧。
  
  ……
  
  “……鼎足三分已成梦,后人凭吊空牢骚。好啊,写得真好!”
  
  赵顼放下手中的手抄稿,神色若有所思。
  
  大伴孙思恭近来已经知道了这三国演义是怎么回事了,还派人去外面查探了一番,见得赵顼这般,小心笑道:“这三国演义总算是完结了,可喜可贺。”
  
  赵顼看了一下孙思恭道:“大伴也知道这书?”
  
  孙思恭陪笑道:“这三国演义在禁外早就火热得很,酒楼茶肆,无不有讲书先生在讲这本书,受者极众,评价亦是极高。
  
  据说连太学的学生都在传阅这本书,但凡有新的章回传出,都会引起一番抄读热潮。”
  
  赵顼点头道:“这本书是写得真好,将三国那个伟大的时代尽皆给展现出来了,以前朕读三国志,却是没有意识到汉末竟是如此杰出,也就是这三国演义,将其给演绎出来了。”
  
  孙思恭笑道:“官家是不是有些过誉了,那三国就是个乱世,人命如草芥,哪有咱们大宋这般繁盛?”
  
  赵顼叹息道:“人才莫盛于三国,亦惟三国之主,各能用人。
  
  就政事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学、德行、智略等各方面而言,三国无不奇才辈出。
  
  勇士、义士、烈士、智士、商士、奇士、国士……应有尽有,三国更是集一时之盛。
  
  而其质之精、量之多,在整个中国历史上,更是少见。
  
  以政事精英而言,曹操、刘备、孙权,都是能得人心、尽人力,才足以开基立业,能足以安邦定国,出类拔萃大略奇才!”
  
  孙思恭赶紧恭维道:“咱们大宋在官家的光辉之下,亦是不遑多让矣,现如今亦是君子满堂,人才如过江之鲫!”
  
  赵顼哼了一声道:“哦,大伴说说可都有谁?”
  
  孙思恭顿时浑身一震,想了想赶紧道:“如今王相公、蔡相公、章相公、中丞李定、御史舒亶、知审官院何正臣担等人都是敢言之士,一时之选。”
  
  这些人都是现在朝廷中最炙手可热的人,孙思恭这么说没有问题,因为这些人都是赵顼重用的人,不说他们,又能说谁。
  
  赵顼叹了口气道:“那文宽夫、司马君实、苏子瞻、曾子固、范尧夫这些人呢?”
  
  孙思恭背上已经潮湿,甚至觉得浑身有些颤抖,脑子里快速地转动了起来。赵顼所说这些人没有一个在朝中,都在地方上窝着呢,若说他们是大才,那岂不是在说赵顼没有眼光?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